很快就要過年了,其實砂糖桔早就上市了,不過有些果農會把砂糖桔長到除夕那時再采摘,這樣過年能賣個好價錢,因此也有部分果農掙得盆滿缽滿。之后很多果農都會有這種想法:就是這一年的沙糖桔都不買,等到過年再采摘賣掉,然后給自己「賭一把」。但如果遇到極端天氣,像溫度突然下降,那這個「賭注」就下大了,因此很多果農也搞得自己辛苦一年血本無歸。
言歸正傳,雖然砂糖桔早在一個月前就可以采摘了,但是等到春節那時采摘的沙糖桔,成熟度最高,從而個頭也長得比較大,水分充足,也更甜潤。每年探親,在廣東,最不可少的禮品就是砂糖桔了。那麼說起過年買砂糖桔,到底要怎麼挑選才能買到優質的果子呢?相信很多人,不管買什麼水果,一味挑大的買,認為最大的就是優質水果。如果你也是這麼想的,那你就錯了。挑選砂糖桔可不能專挑大的買,否則吃虧的是自己。
接下來一起看看挑選砂糖桔,到底哪4點要避開別買呢?這4類果,果農表示:我從不吃!
第一點:不買個頭大、蓬松的砂糖桔
自家種過沙糖桔,我就很清楚其實個頭最大的砂糖桔,其實是最不好吃的。為啥這麼說呢, 因為個頭越大的砂糖桔,皮就越厚,而且桔子皮和果肉是呈分離狀態的。我們在挑選時,對于個頭大的砂糖桔,只要用手摸一下,就能很容易感受到砂糖桔摸起來就很蓬松。剝開果皮一看,就能看到果皮和果肉呈分離狀態,而且大家可以看到這種果子的皮非常厚,而果實卻只有那麼一點點兒。其實像這樣的也還好,不過就是重稱,買了感覺太壓秤了。大果還有一種是水分干癟的, 越是個頭大的砂糖桔,越容易「生渣」,像這種果子,最好就別買,有經驗的果農是不會吃這樣的果子的,所以以后大家在選購砂糖桔時一定要避開第一點的果子別買。
大的不買,小的自然也不能買,因為最小的都是「次品果」。 在選購砂糖桔時,我們應該挑選個頭適中,不大不小那種就最適合了。個頭中等的砂糖桔,水分充足,皮薄肉厚,吃起來滿嘴是汁水,十分清爽。
第二點:別買黃皮果
其實很多人對砂糖桔都不是很了解,以我多年的經驗告訴大家, 挑選砂糖桔時,盡可能別買黃色果皮的果子。很多時候我們稍微不認真觀察,還真不知道砂糖桔有紅皮的黃皮之分。在超市,你會發現,黃皮的砂糖桔賣得比較便宜,而紅彤彤果皮的砂糖桔起碼要比黃皮的貴2元錢一斤。從價格上就能發現, 其實紅皮的砂糖桔才是最好吃的。當然有些超市不分紅皮還是黃皮,全部混在一起賣,這樣不懂行的人就不懂得怎麼挑選了。 一般來說,黃皮的砂糖桔,有可能是還沒完全成熟。還有一種可能就是「死樹果」。只要種過沙糖桔的人都知道,黃色皮那種砂糖桔,只要果樹不健康、葉子變黃或者土質不好,果實都達不到紅彤彤的顏色,而一直都是黃色的。所以在挑選砂糖桔時,我們要避開黃皮果不買,而言買紅彤彤果皮的果子。
第三點:別買有針孔或者沒有葉子的砂糖桔
看到以下圖片這個有「針孔」的砂糖桔,可能很多人會聯想到是不是有些奸商往果子里打藥了?其實不是的,種過砂糖桔的人都知道,其實砂糖桔的樹枝都會有密密麻麻鋒利的針,而這些果皮,就是被樹枝上的針扎傷的。 有針孔的砂糖桔,外界的細菌容易入侵到果肉里,所以吃著不新鮮。而沒有葉子的砂糖桔,也很難判斷它的新鮮程度。所以像這類有針孔、沒葉子、果皮干癟的砂糖桔都別買。
第四點:別買次品果
對于以上這3點,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熟悉。但是對于第四點,次品果, 一看到果皮上都腐爛發霉的,那麼這類果子肯定就不能買啦。這類次品果,別說果農了,傻子應該都知道不能吃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