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海螺,尾部是黃還是屎?能不能吃?弄明白再決定不吃虧

今天看到這樣一個話題:吃海螺,尾部是黃還是屎?能不能吃?弄明白再決定吃,不吃虧,讓我想起了一些童年往事,今天,就給大家說說我的理解?

一、簡單介紹一下海螺?田螺和海螺的區別?

海螺屬軟體動物腹足類,數量非常少,很是罕見。海螺貝殼邊緣輪廓略呈四方形,大而堅厚,殼高達10厘米,螺層6級。海螺活動緩慢,一般吃海藻及微小生物,棲息在淺海區域。海螺的肉可以吃,外殼供為觀賞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維生素,鐵和鈣等多種微量元素,是一種高蛋白、低脂肪、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食品。

田螺和海螺我們在一些賣場也是有見到,是一種常見食材,數量不是很多,但銷量都挺好的,它們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, 下文簡單的介紹一下田螺和海螺的區別:

1、外形不同:田螺為田螺科,外殼比較薄,呈螺旋形,殼的顏色為黃綠色至黃褐色,殼面光滑,里部為灰白色,殼口量卵圓形;海螺為骨螺科,貝殼邊緣輪廓略呈四方形,大而堅厚,殼高達10厘米,螺層6級,殼的顏色為灰黃至褐色,里部為紅色或灰黃色,殼面粗糙,過口寬大。

2、生長環境不同:田螺生活在淡水區域,對水質要求較高,產量少,一般長在水塘里;海螺一般生活在低潮線、水深1-30米的碎珊瑚底質的淺海。

3、繁殖時間不同:田螺為分批產卵,每年3月-4月開始繁殖,一只母螺全年約產出100只-150只仔螺;海螺產期一般在5月-8月,這段時期海域水溫比較高,適合海螺繁殖。

二、好吃的海螺品種介紹?

在夜市吃得多的除了小龍蝦,另一種就是海螺了,它們都是肉質緊實,富有嚼勁,很受大家的喜愛,但是,海螺也有很多品種,推薦幾種好吃的海螺給大家:

1、紅皺巖螺:又叫海螺、菠螺和假獵螺等。貝殼重,螺塔短,體層膨大,臍孔深,食肉性貝類。分布于中國、日本、黑海、地中海。可以蒸食,煮食,或者加工成干品和罐頭食品,營養豐富,肉質肥嫩,鮮美。

2、荔枝螺:又叫辣螺、苦螺。生活在潮間帶中潮區的上區巖石縫內,全國沿海均有分布。荔枝螺口感偏辣,愛吃辣的人就很喜歡,特別是閩南一帶。

3、扁玉螺:扁玉螺爬行后面留下痕跡,很容易讓人找到它。貝殼呈球形或陀螺形,可供觀賞,也可以制作成工藝品。是我國沿海常見的種類,北方多于南方,青島菜市經常有出售。

4、方斑東風螺:簡稱東風螺,俗稱花螺。主要分布在處于熱帶、亞熱帶的福建、廣東、廣西和海南等省沿海,生長速度較快的一種優質貝類。其肉質鮮美,酥脆爽口,營養豐富,是近幾年來國內外新興的海鮮美食佳肴。

5、香螺:又名響螺、金絲螺。主要分布在廣東、福建、遼寧、山東等地區。主要吃法有白炒香螺、鮑魚汁炒響螺、等鮮椒響螺片,是宴席上比貴重的海味。

三、海螺的尾部是「黃」還是「屎」?

上文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了一些童年時期,我爸媽給我做田螺吃的一些顧慮,后來因為同事們經常吃田螺和海螺,所以,我也對這種美食,有了一定的了解,下文給大家說說我的看法?

1、海螺主要是吃一些腐爛的動物尸體,相對來說,海螺的味道還是比較鮮美的,海螺煮熟之后,尾部都能夠看到黃色的東西,其實在尾部確實是有海螺的排泄物的,當然也有一部分食客會說,排泄物是綠色的,也是在尾部,只不顧黃色的確實的海螺的黃,在我看來,海螺的尾部是「黃」還是「屎」都不重要,為了自己的飲食更加健康,我全都選擇不吃。

2、當然我也看到過這樣一種說法,黃色的部位,或者是綠色的部位就是海螺的排泄物,沒有海螺黃這個說法,海邊吃海螺的人都會將這個部位直接摘除掉,你見過那種動物的黃是長在屁股后面的?

3、另外在海螺的尾部,就是海螺的內臟,主要是海螺的腸子,簡單理解,這就是海螺的排泄部位,所以應該摘除不要。

四、海螺的哪些部位不能吃?

海螺營養價值極高,口感脆嫩鮮香,是一種美味的海鮮品種,那除了尾部不能吃以外,還有這幾個部位也是不能吃的,一定要注意:

1、海螺的腦:在海螺的頂部偏下發白的地方,挑開,看到白色的小球狀,這種東西會分泌一些貝類毒素,吃多了會頭暈惡心;

2、海螺的苦膽:在海螺背部綠色的地方,用小刀劃開,會看到海螺肝,在旁邊綠色的豆狀物就是苦膽了,直接擠出不要吃,否則吃下去味道有點苦,會影響口感和食欲。

3、另外在海螺的尾部,就是海螺的內臟,主要是海螺的腸子,簡單理解,這就是海螺的排泄部位,所以應該摘除,也是不能吃的。

 

我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,希望對大家有幫助,我們下期再見。

用戶評論

2023/6/11 2:08: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