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農村的農民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三件事:吃飯,住房,結婚,而且每一件事都有大講究。特別是住房,不僅要考慮到安全問題,還要考慮到舒適度等一系列的問題。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,叫「門口有4沖,家窮人不興」,意思是建房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,門口絕對不能有這四樣東西,這是為什麼呢?這四樣東西分別是什麼呢?
一.門口不能有大樹
如果大家去過墳地的話就知道,為了紀念死者,我們在將死者下葬之后,都會在墳頭種樹。正因如此,古人們才認為樹是種在「死人門前」的,平常在蓋房子的時候,絕對不能把樹種在門口。
當然,除了這個原因之外,從科學的方面也是可以解釋的。一般到了夏天的時候,村子里往往都要比城市里更加涼快,主要就是因為村子里的花草樹木多,有的人還會在院子里種一些桃樹蘋果樹,到了一定的季節就可以采摘來吃。不過相對應的,樹木長的太茂盛的話,就容易遮擋陽光,特別是在蓋房子的時候,都講究坐北朝南,房子的光線最好,如果把樹正好載在門口的話,正好就遮擋了所有的陽光。常曬太陽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,同時還能起到殺菌的作用,因此樹最好不要種在院門口。
除此之外,現在大部分村子雖然都鋪上了硬化路,但是和城里的道路相比,村里的路稍微窄一點,出行本來就不是特別的方便,如果門口再種上一棵樹,肯定會影響人們的正常出行,可能車都開不到院子里。最危險的是,如果遇到了極端天氣,樹被風刮倒,或者是被雷劈中的話,很容易砸到人,有一定的危險性。
不能面對「臟」東西
這里所指的臟東西,其實是指廁所或者下水道。蓋房子的時候一定不能把大門朝向廁所或者下水道,這些臟東西本身就有很重的異味,特別是到了夏天,雨水比較充足的時候,一旦雨天一過,家門口到處都是泥濘,特別不好走,而且時間長了,下水道或者廁所還會滋生細菌,會影響到人們的健康安全。
如今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政策,鄉村環境也是重點治理的項目之一,其中就包括改廁和污水處理,有一部分農村目前已經不存在門口有廁所或下水道的情況了,有了集中的排污設施,同時還做到了廁所入戶甚至是廁所入室。
同時,如果家里有院子的話,可以在院門口修一個「影壁」,不僅可以遮擋住這些「臟東西」,同時還可以很好的保護居民的隱私。
不能正對馬路
這里所指的「正對馬路」,并不是指房子門口不能有路,而是不能正對道路朝向房屋的馬路。村里的路雖然比較窄,但是途經的除了行人之外,還有各種轎車和大卡車,特別容易發生危險事件。如果屋子是蓋在路旁,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還比較小,如果道路正好朝向屋子,司機很有可能直接把車子開進院子里,很容易撞到人。
因此,為了避免這種危險的情況發生,我們在蓋房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,不要將房子蓋在馬路朝向的位置。另外,蓋房子的時候還要盡量避開「三岔口」「丁字路」等地方,這些地方也是危險事故的高發區。
不能正對池塘
很多人都覺得,在農村生活比在城市生活更自在,有自家的小院子,可以隨便種點水果和蔬菜,如果院子比較大的話,還可以弄個小池塘,養點魚之類的,到了夏天的時候水邊也比較涼快。不過,家門口有池塘并不是一件好事。首先,夏天的時候蚊蟲比較多,特別是在農村,蚊蟲最喜歡在潮濕的地方生活,例如樹木附近或池塘附近,如果你家附近就有小池塘,那一到夏天蚊子肯定特別多。
另外,門口有池塘的話,安全隱患也會變多,孩子們小的時候都比較調皮,喜歡上竄下跳的玩,如果大人不把家里的孩子看好的話,孩子一不小心掉入池塘,就會發生危險事故。就算是最近幾年,因為孩子在河邊玩耍而導致的失足落水事件也時有發生,家長們必須要關注起來。
總結:很多人都覺得,前人傳承下來的很多諺語,放在今天可能就不再適用了,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,例如這句「門口有4沖,家窮人不興」,古人的出發點可能和我們不太一樣,但是在實際建房的過程中,也確實要注意這些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