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七,一定記得:1不出,2不做,吃3樣,尊重傳統,祈福進財

癸卯兔年前七天,從年初一到年初七,可謂每天都是一個特殊的節日。每天都有諸多講究和禁忌,這些都是古人傳承下來的習俗,理應尊重。因為,過年這樣的盛大節日,需要的就是這種記憶里的「年味兒」。

正月初七,按照老祖宗的傳統,這一天可是「人日」,也就是人的生日。初一到初六為「六畜日」,女媧創世的時候,在前六天時間里,創造出了六種動物,分別是雞,狗,豬,羊,牛,馬。

早在魏晉時期,「人日」就已經被重視起來。在這一天,人們穿戴好一種叫「人勝」的頭飾,聚在一起,好不熱鬧。隨著時代的變遷,這種習俗也被豐富了起來,各地根據自己的習俗把年初七這個節日弄得既莊重,又活躍。

老人們常說,在正月初七這一天,一定要記得:1不出,2不做,吃3樣。莫忘了老傳統,祈福納財,吉祥安康的心意,可全在這些傳承下來的習俗里面。

1不出,指的是不出遠門。民間有句老話:「七不出門,八不歸家」,意思就是正月初七是不出門的,而正月初八是不回家的。

至于原因,老祖宗是這樣解釋的:「七」諧音「齊」,也就是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的在一起,不要出遠門。如果「齊」出門了,那只有一種情況:喪葬。

仔細想一下,還真是這樣的。一家人要真的全部聚集在一起,唯有家中有人去世了,需要下葬了,全家族的人都會聚回到一起。平日里,哪怕是春節這樣的盛大節日,也很難全部聚齊。

而「八」諧音「爬」,試想一下那個場景:高高興興的出門,然后爬著回來了。這就說明在外面一定遇到了不幸的事,是非常不吉利的。所以,老祖宗認為在正月初八這一天,是不適宜回家的。

2不做,指的是:忌洗衣服和吵架。至于吵架這件事情,想必不用多做解釋了,就算是在平常生活,也是很忌諱吵架的。想要家庭和睦,總得有人要包容和妥協。

而不能洗衣服,是有一種說法的。按照習俗正月初七要「送火把」,也就是這件制作一個火把,然后點燃,從自己的家門口開始,一直舉著走到村外面去,寓意是:送走災邪。

既然要點火,那就不要用到水,洗衣服是需要大量水的。正所謂水火兩不相容,所以在正月初七這一天,按照老祖宗留下來的習俗,是不能洗衣服的。

吃三樣,指的是:長壽面,煎餅,七寶羹。這三種食物,在如今看來是很普通的,但在完全依靠農業生產為維持江山社稷的古代而言,這對于大多數人而言,是很奢侈的食物了。

因為老祖宗種植莊稼極其不容易,能否有好收成,完全取決于當年的氣候條件。從歷史記載中可以看到,餓殍遍野的時間實在是太多了。

能夠吃到這樣的三種食物,一是為了犒賞忙碌了一年的自己和家人,二是為了慶祝節日,增添喜慶的氛圍。

吃長壽面,寓意著長命百歲,是吉祥的征兆。要想活到100歲,不僅要身體好,還得有食物吃,所以從這里也可以看到老祖宗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之心。

煎餅的制作雖不算復雜,但很有氛圍,一個人操作,然后家里人圍著做一圈,頗有當下吃火鍋的韻味。升起來的裊裊炊煙,可以把家中的晦氣給帶走,也預示著新的一年里,能夠招財進寶,福氣滿滿。

七寶羹就更不用說了,僅看這名字就是吉祥的寓意。這種食物一般需要七種食材,混合在一起進行熬煮。在古代,能夠在一鍋飯菜里加入如此多的食材,是十分難得的,這也是人們對新年美好生活的一種期望。

結語

正月初七,大家都要開始新的一年工作了。正月初六的時候,就已經是開市之日,做生意的商家們已經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安排了。

而在年初七這一天,老祖宗的1不出,2不做,吃3樣,其實就是說,不要選在這一天出遠門,不要洗衣服和吵架,還要記得和家里人一起吃長壽面,煎餅,七寶羹。

這些都是老傳統,要說科學依據,肯定是沒有的。但這些都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習俗,作為華夏兒女,還是應該去尊重。本來就是祈求一個好的開端,尋得一個好的寓意。

在年初七要出門的人們,也一定要注意安全。辛苦忙碌的最終目的,也還是為了明年春節的時候,一家人又能重溫這久違的溫馨。

用戶評論

2023/6/11 3:01:43